一直以來都知道台灣農業很強大,
這次來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辦的『園藝作物成果及智能省工體驗趴』
讓我深深認識及體驗到,原來現在農業科技化十分進步及農產品改良成果非常優秀啊。
臺中改良場截至目前為止,育成51個蔬果花品種、完成96項技轉,
開發並申請58項省工機具與系統專利,
完成36項技術移轉,並持續推廣5G通訊及物聯網應用、園藝療癒研發。
這次園藝作物成果及智能省工體驗趴,
向大家展示栽培管理、種苗生產、品種改良、採後冷鏈、園藝療癒等等相關研發成果,
文章來開箱活動與帶你們認識一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創立於民國前10年,直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是農委會第一線農業試驗研究應用與推廣的為民服務單位,
負責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等的農業試驗及推廣業務。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轄下耕地面積佔全台22%,
農業產值佔全台32%,是台灣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區。
一開始先介紹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這次園藝作物成果及智能省工體驗趴流程,
聽完很期待開始一系列有趣的體驗,
最後還有新品種鮮果與冰淇淋試吃品嘗,讓貪吃的我迫不及待了啊
第一主題來帶大家認識一下品種改良,有果樹、蔬菜及花卉品種改良,
這次端出許多最新品種帶給大家認識,
其中梨『台中5號』、葡萄『台中6號』和甜瓜『台中2號』是這次現場品嚐到的新品種喔!
梨『台中5號』是由如玉梨和橫山梨雜交後裔中選拔出來,
果肉細緻多汁,甜中帶酸吃起來爽口不膩。
葡萄『台中6號』是巨峰葡萄枝條變異的新品種,
糖度高達18度以上,酸度0.3~0.5%之間,吃起來是甜酸適中的葡萄。
甜瓜『台中2號』有點像日本哈密瓜,網紋粗密,
外型好看適合送禮,味道真的是甜而不膩!!!超好吃的。
因為氣候變遷、病蟲害等等問題,
夏季天數增加而冬季天數減少,
現有栽種果樹品種會出現生理障礙比例變高,
進而不斷有品種改良進行,讓台灣農業能持續澎勃發展啊,
也努力讓農民們能輕鬆種出好吃、好看的蔬果花卉。
第二主題是種苗生產,包含嫁接機械與育苗管理
現場示範的是番茄嫁接輔助機械,
一株是茄子,一株是番茄,輕鬆幾秒就能完成番茄嫁接。
嫁接後的番茄利用茄子的根部會比較強壯好種。
我們還問這樣接出來是茄子還是番茄真的是長知識了。
嫁接輔助機械將苗置入切台,
由機具切割苗株,斜切角度一致且傷口面工整,
機具自動將整捲嫁接夾剪成相同長度,進行開閉夾。
之後再放進嫁接夾由機具完成嫁接,
真的很快速輕鬆就能完成嫁接,好方便啊!
這台機具也獲得107年國家發明創作獎金牌喔。
第三主題栽培管理,包含省工機具與智慧偵測、水耕技術和智能補光。
現場認識到好多種省工機具呀,
有電動自走式升降作業機、適時灌溉驅動裝置、附掛雙行芋苗移植機、自走式半自動雙行蔬菜移植機、電動施肥機、三輪自走式噴霧機等等。
台灣大部分農業人口年齡層偏高,所以這些省工機具能帶來許多方便與輔助,
因為種植與管理變得簡單輕鬆,也會吸引年輕人加入。
電動施肥機能平均施肥,自走式也能輕鬆不費力的施肥。
三輪自走式噴霧機能均勻輕鬆地噴灑農藥,
像人工的話沒辦法噴的均勻,也很難噴到每片葉子正面與背面,
常常害蟲都躲在葉子背面,
有了這台真的是輕鬆很多啊!!
電動自走式升降作業機
有許多高架作物與溫室栽培的作物,
以前傳統農民需要仰賴長條椅、板凳或梯子搬來搬去又爬上爬下,
長期工作十分辛苦又容易造成邀與膝蓋受傷,
搬運農產品需要使用手推車或簡易車架,相當費工及不便。
有了這台後就能大大減輕勞力負荷,
輕鬆整理植株、行動方便、登高採收及搬運都能機械化作業。
現場人員們實機操作,讓我們認識到現在新型省工機具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認真研發,
真的是一趟享受充滿知識與體驗的活動旅程。
隨著5G通訊及物聯網普及應用,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了適時灌溉驅動裝置、智能資訊管理中心、作物播種資訊管理系統,
一台手機就能隨時觀測跟控制,機械與資通訊技術導入園藝產業可以達到省工及精準生產目的,
農業科技化讓管理變得輕鬆方便。
水耕技術與智能補光,包含蔬菜水耕、洋桔梗水耕、洋桔梗電照、紅龍果電照與葡萄電照。
水耕栽培有許多的優點,例如空間及養份利用率高、栽培環境與養份控制,
有些作物利用水耕還能增加採收次數喔!
常見的水耕有養液薄膜法、湛液型循環式水耕、噴霧耕、潮汐灌溉、動態浮根式水耕。
現場看到的這是動態浮根式水耕栽培系統,
可以增加根部活性,就不怕夏季高溫引起溶氧量缺乏的困擾了。
花市裡一直很紅的洋桔梗,我自己也好喜歡啊!!
洋桔梗的花語是永恆不變的愛好浪漫啊~~
洋桔梗水耕栽培可以提升洋桔梗切花品質,
一年栽培生產提升為全年4期,
提升切花產量3倍,節水率高達8.4倍,
土耕一年只能採收2次,水耕可以4次!!
再度讚歎台灣的農業進步啊~
洋桔梗智能補光,
可以減少冬季光照不足導致消蕾與管理成本,
電照效能提升減少耗能,提升切花品質增加效益。
促進葡萄生長及提高著果的紅光LED燈夜間燈照技術,
燈照原因除了巨峰葡萄本身著果不良外,
溫室及露天產期調節,新梢生育和開花著果在11~1月低溫短日,
容易出現新梢停滯生長及著果不良的現象。
現在利用紅光LED燈夜間燈照就能大大提升巨峰葡萄的產量
下面圖片看到的是巨峰葡萄小時候的樣子~~
紅龍果是我愛的水果之一!好吃又能幫助排便,
現在能一年四季幾乎都吃得到紅龍果,都要感謝科技發達啊~
紅龍果冬春夜間燈照產期調節技術是促使紅龍果產業蓬勃發展的主因,
以前因為紅龍果產期因素,讓冬、春季產調果價格高昂,
紅龍果冬春夜間燈照產期調節技術,運用燈照調節技術達到產期分配的目的,
延長冬期果和提早生產春期果,
減少6~11月正果期的產銷壓力,維持市場供需穩定。
第四主題是採後冷鏈,包含切花保鮮劑,生物資材應用於蔬果貯藏技術
以前都不懂原來還有切花保鮮劑,買來的花插在自來水裡大概一個禮拜就枯萎了,
臺中場研發保鮮劑可以提升改善切花觀賞品質,
觀賞天數增加,整體瓶插天數可以延長一倍以上喔。
照片裡可以看到同樣瓶插的菊花和繡球花,
臺中場研發保鮮劑開的特別漂亮,鮮豔,保存期長。
採後處理與冷鏈是蔬果花卉保鮮中很重要的一環,
增加蔬果貯藏時間、回溫後的品質表現與外觀好看,
因為這影響了消費者或購買客戶評斷商品價值的直覺觀感。
第五主題是園藝療育
很多人喜歡種植植物包含我,當看見植物綠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樣子,
聞著植物與花朵的香氣,會感到正能量與放鬆療癒身心靈的感受。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透過專業訓練的園藝治療師,利用植物和園藝活動為媒介,
對需要治療的主角達到治療目標,
例如讓老人家們肢體能多活動、與兒孫能共同玩樂相處的活動模式。
下午參觀葡萄溫室,介紹了葡萄品種與葡萄種植,
第一次看到這麼廣大的葡萄溫室。
活動結束後最期待就是品嚐新品種水果啦~~~
紅龍果百香果飲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喝起來好清新爽口啊!
酸甜酸甜的好好喝!
也有甜瓜冰淇淋和綜合水果盒。
這次活動真的是收穫滿滿啊,
認識到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肩負區域園藝產業品種與技術發展任務,
持續支持園藝產業穩健發展,
不僅是分享園藝研創120年的精選成果,
更加深與產業各界的交流,讓大家能更了解現在園藝產業的發展與進步。